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名碑名帖 > 魏晋南北朝 >

秦代

汉代

魏晋南北朝

唐代

宋代

元代

明代

清代

近现代

王羲之草书《追寻帖》高清完整版

发布日期:2023-05-03 22:02浏览次数:

《追寻帖》(《大观帖》翁方纲旧藏宋拓本)

王羲之书《追寻帖》,行书一百零三字。《淳化阁帖》《大观帖》《快雪堂帖》等收刻此帖,释文为:

追寻伤悼,但有痛心,当奈何奈何!得告,慰之。吾昨频哀感,便欲不自胜举。旦复服散行之,益顿乏。推理皆如足下所诲,然吾老矣,馀愿未尽,唯在子辈耳,一旦哭之,垂尽之年,将无复理,此当何益?冀小却,渐消散耳。省卿书,但有酸塞。足下念顾言散,所豁多也。王羲之顿首。

《追寻帖》(《淳化阁帖》安思远本》

此帖著录于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卷十《右军书记》,著录文字有三处不同:

一是“旦复服散行之”,著录漏“复”字;

二是“将无复理”,著录作“转无复理”;

三是“足下念顾”,著录作“足下念故”。

此帖诸刻本清晰完整,文从理顺,信为可靠。相反,《右军书记》著录的文字,这三处必是传抄之误。《右军书记》时代虽早,但在此帖上却也露出了马脚,这也说明,文献不可尽信。

《追寻帖》(《淳化阁帖》材官本》

追寻:追忆,回想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追寻前事,可为寒心。”

哀感:悲哀伤感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丧家朔望,哀感弥深。”

不自胜举:痛苦难当,人几乎要倒下。

服散:服五石散,服用五石散是魏晋士人的风气。

行之:行散。服散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,叫做“行散”,也称行药。程穆衡《淳化阁帖考释》:“晋人以服药后行动,谓之行药,服散则为行散。如《世说》云,太傅绕东府城行散是也。此帖‘服散行之’,及‘言散’皆谓药散也。”

顿乏:表示困顿劳乏。

推理:相当于今日的“按常理说”。

冀小却:表示希望略有好转。“省”即看,《说文》:“省,视也。”《尔雅》:“省,察也。”

酸塞:酸楚哽咽。

此帖大意为:

回想伤悼之事,心中唯有痛楚,应当如何是好!如何是好!得到你的来信,心中感到宽慰。我昨日频频悲哀伤感,人几乎支撑不住。早晨又服了散并行药,人越发感到困顿劳乏。我也知道事理都是如你所教诲的那样,但我老了,残余的未尽之愿,只是在子辈中,如今一旦有丧子之哀,以我将尽之年,再也没有平复的可能,你说的又有何用呢?只希望身体稍有康复,心情渐渐消散罢了。读你的来信,心中只有酸楚哽咽。足下的记挂和劝慰,使我心中开朗很多。王羲之顿首。

《追寻帖》(《快雪堂法帖》本)

此帖文中有一个相当明确的信息,就是写信时王羲之当有丧子之痛。根据这一点,历代学者有所考证。王澍《淳化秘阁法帖考正》卷六说:“按右军七子,玄之早卒,意当是玄之卒时语。这个结论应该是正确的。但王玄之的生卒年史无记载,所以姚鼐《惜抱轩全集》卷二又考证说:“右军长子玄之卒,此其时与人书。右军寿止五十九,当与周抚书年垂耳顺矣,犹云七儿一女,然则作此书之后,其存日无几矣。真暮年迹也。姚鼐的考证中利用了一个重要资料,就是王羲之《十七帖》中的两帖,他的意思是王羲之给周抚的信中说自己快六十岁了,尚且七儿一女齐全,而我们知道王羲之只活了五十九岁,所以《追寻帖》一定是王羲之垂暮之时的书迹。

笔者以为姚鼐的这一结论恐怕是站不住脚的,他的关键错误是把《十七帖》中两帖的文句连起来运用,这不妥当。因为王羲之“年垂耳顺”语出《七十帖》,而“吾有七儿一女”这句却出自《儿女帖》。《十七帖》虽然大都是写给周抚的,但并不一定是同时所写的,姚鼐草率地将两帖组合起来,以此论证《追寻帖》写于王羲之去世之前,这个结论就还有待商榷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王玄之曾参加过那次著名的兰亭集会,所以此帖至少写于永和九年(353)之后。

关于此帖,笔者更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对此帖书写者的怀疑。首先指出问题的是米芾。米芾《跋秘阁法帖》云:“《追寻》,子敬。”米芾的意思是此帖为王献之书。

黄伯思《法帖刊误》卷上表示不同意,说:“《追寻帖》,米以为大令书,非也。字势圜紧,既非献之体,而中云‘吾老矣,馀愿未尽,惟在子辈耳’。案大令寿四十三,初无后嗣,与此不合。又《法书要录》逸少帖内有此语,固宜在此卷。”

玩味以上米、黄二人的意思,笔者以为黄伯思是犯了一个理解上的错误。黄伯思以为米芾的意思是说此帖为王献之法帖,被误归入王羲之名下了,于是他出来辩驳说王献之只活了四十多岁,所以不可能是王献之所书云云。

其实,米芾没有怀疑王羲之的“著作权”,因为帖末的署名明明是“王羲之顿首”,米芾不可能蠢到连这么基本的信息都不顾。所以笔者理解米芾的意思是,《追寻帖》是王羲之的书信,但是由王献之代笔书写的。以帖中用词看“痛心”“欲不自胜举”“益顿乏”等语,王羲之当时根本没有精力写这样一封长信,因而由儿子王献之代笔,这是顺理成章的。

笔者以为,从此帖的书法风格来看,整体上显得散逸开张,不是特别的谨严,整体的书风与王献之略有几分相似,所以米芾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。我们引一段唐张怀瓘《书议》评王献之书法语,聊作参考:

子敬之法,非草非行,流便于草,开张于行,草又处其中间,无借因循,宁拘制则;挺然秀出,务于简易;情驰神纵,超逸优游;临事制宜,从意适便,有若风行雨散,润色开花,笔法体势之中,最为风流者也。逸少秉真行之要,子敬执行草之权。父之灵和,子之神俊,皆古今之独绝也。

玩味这一段话,对我们理解羲、献父子的书风之别,很有帮助。

放大欣赏

2147483647